有一天月子中心的護士小姐跟該子媽說
妹妹的舌頭有點M字型喔~也就是舌繫帶過短~
可以觀察一陣子再決定要不要去給醫生修剪
本來輕輕鬆鬆在坐月子的該子媽馬上就陷入憂鬱狀態
擔心舌繫帶過短會影響以後妹妹的發音
然後又開始哭哭啼啼打給圈爸報告這不好的消息順便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舌繫帶是位於舌頭下方的帶狀或片狀結構。舌繫帶過緊、過短、太厚或長得太前面,可能會限制舌頭活動及影響發聲,特別是捲舌音。舌繫帶問題應不會阻礙寶寶學習說話的時間,所以如果寶寶說話年齡過遲,應是其他因素造成,例如聽力、環境、智力、神經系統等,舌繫帶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因素。
家長可自行觀察寶寶,若舌頭能伸出嘴唇外活動自如,不會形成「倒M」型,就沒有舌繫帶過短的問題,可請醫生檢視。
舌繫帶太短要不要剪斷?
舌繫帶會不會太短,其實父母比醫生更容易診斷。只要嬰兒的舌頭尖端能突出到嘴唇,就不會太短。因為舌繫帶太短而需要剪斷的,一百個病人裏,大概只有一個,父母不能確定要不要剪,可帶給小兒外科醫師檢查後再決定。
需要以手術剪開過緊的舌繫帶者,6個月以下寶寶在門診即可進行,較大兒童可能要在手術室麻醉後才能順利完成,但也有頗具經驗的醫師可不須麻醉而能幫2、3歲孩童剪舌繫帶。剪過後用紗布壓一下即可止血,跳過一餐,下一餐就可以正常進食。
舌繫帶太短或太緊會影響孩子說話嗎?
其實舌繫帶與講話不清楚是沒有什麼關連的,這是傳統的誤解。通當兒童在4歲左右,有一部份的人講話會不清楚,俗稱「臭奶呆」,也就是醫學名詞中的「構音不全」。這些人中,有一半的人等長大到6、7歲時,就自然會改善。但也有30﹪的人,需要接受訓練治療,若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可能長大後仍會說話不清楚。
其實構音的問題,舌繫帶問題倒不如聽力問題、神經發育異常的及早發現及矯正來得重要,因此出生後新生兒聽力篩檢(自費項目)和神經學發展追蹤是很重要的檢查,尤其到了4歲若仍有「臭奶呆」現象,更應,因為聽力有問題,講話會不清楚,應注意寶寶聽聲音有無反應或電視是否要開很大聲,請醫生檢查聽力是否正常,有沒有中耳積水的問題,裝助聽器或裝導水管可以及早改善。
所以說話不清楚,千萬不要以為剪了舌繫帶,就可以高枕無憂,應該在4歲時找語言治療師訓練發音,以矯正「臭奶呆」。剪了舌繫帶後,構音仍有問題的孩子,請醫生介紹檢查,及早轉給語言訓練師,如果年紀已超過7、8歲,就不易矯正!
經過該子媽研究了小公主一整個下午發現
小公主的舌頭在哭的時候真的會呈現M字型
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帶去給小兒外科醫生檢查一下
真的要修剪舌繫帶也可以盡快處理
長牙齒之前處理不用麻醉 恢復的時間也較短
就這樣
配合圈爸上班的時間 我們挑選了新竹馬偕的小兒外科來做診查
掛號完畢之後就在診療間外面等著
沒多久就輪到我們上戰場..喔...不是...是進去診療間
在小公主進行檢查的中間該子媽居然還有空可以看年輕帥哥醫生 哈哈
帥哥醫生稍微看了一下就說
「喔~稍為剪一下就好,我們開始吧~」
但是該子媽非常俗辣
不敢看所以就輪到圈爸上場抱著小公主給醫生做手術
該子媽自己躲到很遠的地方去
才躲好沒有2分鐘 帥哥醫生就OK說了
實在讓我們傻眼的快
重點是
根本沒有被這點小事情吵醒
後來我們在候診區等10分鐘再進去給帥哥醫生看看有沒有持續出血
沒有的話就可以回月子中心去了
日常生活照舊 不要喝太熱的牛奶就可以了
不需要吃藥或是擦藥
恩~非常快就解決了該子媽的心頭大事
晚上月子中心的護士小姐說
小公主能吃能睡跟往常一樣
可見小寶寶的的恢復能力相當好